「布施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。」真能布施是菩薩的淨土,一切能舍的眾生才有資格往生佛土。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講布施,都希望人家布施給自己,法布施、財布施、無畏布施,哪一點給人家了?

 

「一切能舍」不是光把錢布施了就是布施,這是外布施;還有內布施,要把一切煩惱妄想乃至身心皆空。一切能舍的眾生,是絕對無我,是人無我,法無我的菩薩,才能做到一切能舍,才有資格來生佛國。

 

「持戒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。」真正戒行清淨了,就是菩薩的淨土。講到戒行多可怕,三皈五戒、居士戒、沙彌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菩薩戒,有多少?《維摩詰經》沒有講得這麼可怕,你只把十善業道做到,一切戒行早圓滿了。

 

身三業:殺、盜、淫;心三業:貪、嗔、痴;口四業: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,這十個修行圓滿了,戒行自然清淨。

 

我們曉得佛法細分不只三乘,有五乘: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學佛第一步把人乘作好,人都沒作好,基礎是沒有的。人沒作好,升天的資格都沒有,還想做到阿羅漢、得菩薩果?人乘的基礎,甚至全部五乘的基礎,都建立在十善業道。能做到十善業道,然後以善果回向一切眾生,才是持戒成就的標準,然後可以往生佛國。

 

「忍辱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。」大家看到忍辱就以為是受人打罵,那只是表面文字,是不相干的。真正的忍辱是八個字:「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。」

 

我們這個世界翻譯叫做娑婆世界,娑婆的意思是能忍、堪忍。這個世界上的人,忍受一切物質環境痛苦的能力特別強,因為世界並不圓滿。夏天那麼熱,像我現在就在修忍辱,張口講課冷氣吃進去喉嚨乾燥,背上在流汗,並不舒服。只有一個願力,就是把自己所知所見的告訴別人,聽不聽是你們的事,這是忍辱行之一。晝夜那麼多事情,不為自己在做,也是忍辱。

 

菩薩在世界上都是在修忍辱苦行。《金剛經》上說過,佛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遭到一刀一刀慢慢地割,還是能忍受下去,所以成就了。不是要你像佛一樣被人割肉,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都是慢慢被割肉,發心的菩薩都是犧牲自己。忍辱是擔負一切,擔負不起來的還是要擔負;做不到的,還是在做。我們到佛堂念佛還要找個好地方坐下,還要爭取這樣那樣的,這樣的心性就成問題了。

 

忍辱是一切菩薩的淨土,成了佛有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相好莊嚴是怎麼來的?是忍辱功德成就來的,不是像有人講的,供花給佛,來生就長得漂亮,那樣就變成做生意了。

 

「精進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。」什麼是真精進?一句話概括,就是勤修一切功德。所以一切經典皆是戒律。我們看《維摩詰經》,戒律都在裡面了,每一條都是戒條,我們做到哪一條?我們學佛一天二十四小時中,有幾分鐘、幾小時在勤修一切功德?除了自己貪舒服,養自己這幾十斤大肉之外,並沒有勤修一切功德。這樣怎麼是佛法的行?

 

這些經文都很明白很容易懂的,為什麼我要說得這樣嚴重呢?要大家不要以為容易懂,其實統統沒有懂進去。那不是在念經,是在造業,造無記業,得什麼果報?白痴!得愚痴的果報。你沒有聞思修,果報是很嚴重的。所以我處處提醒你們注意,每一句一字都要好學而深思之。

 

《維摩詰經》所講的淨土,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有的淨土,不像阿彌陀經專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,所不同的只是這一點,但原理原則都是相同的。

 

「禪定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。」這裡很明白地告訴我們,禪定的原則就是「攝心不亂」四個字,也就是制心一處,把雜念、妄想制於一處。比如修淨土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不亂,就是攝心一處,攝心在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上。比方修白骨觀,這一念就止在白骨上面。

 

攝心不亂是修定的一個原則,我們打坐貪圖一個清淨舒服安詳,看起來是定,其實沒有一念專一,不算是真修定。真修定初步是有心定,不是無心定。一般人好高騖遠,上來就想空,什麼都不管,坐著很舒服,以為這就是修定。這是細昏沉,不是定啊!愈修腦子愈空白,愈修身體愈不好。

 

你可能會問,有些禪師不是教人一切不用心嗎?這裡不用心是要你不用妄心,沒有要你捨去正念。他講了前半句:後半句你要參啊!如果什麼心都不用,那去學死好了,何必學禪呢?再不然學睡覺吧!所以,真正禪定要攝心不亂,攝是收攝,一切妄心雜念要收回。

 

有些人說,那我只管心念收回就好了,身體不用管了,那又完全錯了。四大的身體和思想的念頭,身心合起來是一心,一心不亂,要身也不亂,不用談氣脈而氣脈自然調和。我經常要你們注意,隋唐以前的佛像是對的,得定的人坐像就是如此了,還是細腰身,沒有肚子,尤其胃沒有凸出來,更不是彎腰駝背的。

 

真的制心一處,或者念佛的一念專一,這個時候,身自然也專一,這個叫做攝心不亂,初步得定。這種禪定的因,是菩薩淨土,這是講初步。

 

那你可以問,成了佛果就可以不要攝心嗎?當然不要攝心了,成了佛果是無功用道以後的事,不要用心去攝心不亂而自然不亂了,還是一心不亂。所以禪定是一切大小乘學佛的基礎,這裡說禪定是菩薩淨土,就是這個道理,這些有定力的眾生才能夠來生佛國。

 

「智慧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正定眾生來生其國。」智慧就是般若,般若的智慧不是聰明,世間的人有學問,頭腦聰明,有思想,不一定是智慧,而是散亂。

 

真智慧必定是得一切三昧的正定,由攝心不亂開始,到不須要攝心,無往而不定,無時而不定,定中有菩提心,有覺心,這是正定,所以說智慧是菩薩的淨土,因為一切菩薩成佛的時候,都靠定慧等持才能夠往生佛國。

 

修智慧修定就是修淨土法門,修這個法門的菩薩,自己成佛的時候,因為智慧的力量來化生他的佛國。來生佛國不單是指眾生往生佛國,也指菩薩自己化生佛國,這裡特別交待清楚。

 

以上轉載網路,文/摘錄南懷瑾《維摩詰的花雨滿天》

 

金剛經9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慧林 的頭像
    慧林

    慧林無畏.金剛安樂

    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