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印光大師 (1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不自量力

 

民國十七年,上海有一位皈依弟子,請大師到他家吃飯,席間說起,他家有個親戚,學佛多年,學問不錯,也有五十開外了,於是請來見面。大師勸那位親戚說:「你年紀大了,趕快念佛求生西方。」她竟然說:「我不求生西方,我要生娑婆世界。」大師搖頭:「你的志向太下劣了。」她辯解道:「我是要即身成佛的。」說著,挺直腰板。大師嚴肅地向她指出:「你這樣的志向又過於高尚了!為什麼清淨世界你不肯求生,偏要選擇生在這個濁惡的世界?要知道,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,可現在沒有這樣的人,況且這也不是你我有能力辦到的事。你不把求生西方當要緊事,就辜負了佛的大恩。」大師又回頭告訴大家:「要想利他,先須自利。人往往自作聰明,想要救度眾生,卻不知生到西方才能弘法利生。世上總有一些不自量力的人,往往將菩薩才能做的事情,當作自己的任務,卻不知自己還在苦海中未能出離,又怎麼能普度苦海中的眾生!」

 

《印光法師文鈔增廣-與心願居士書》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經上說,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。菩薩由於怕遭惡果,預先就斷除惡因,這樣罪障消滅,功德圓滿,直到圓滿成佛;眾生常造惡因,卻想免除惡果,好比在太陽下逃避自己的影子,徒勞奔馳。無知愚癡的人,稍微作了點善事,就希望得大福報;一遇到逆境,就認為自己作了好事還倒霉,說明沒有因果,由此退悔初心,反而譭謗佛法。他哪裡知道果報通三世,命運的轉變在於自己的心。報通三世就是:現生作善作惡,現生獲福遭殃,這叫現報;今生為善作惡,來生獲福遭殃,這叫生報;今生為善作惡,第三生、第四生,或十百千萬生,甚至無量無邊劫以後,方受福遭殃的,叫做後報。

 

後報則遲早不定,但有一點是肯定的,凡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,絕對沒有不報的。所謂轉變由心,就是譬如有人所作的惡業,本來應當永墮地獄,長劫受苦;此人後來生大慚愧,發大菩提心,改惡修善,誦經念佛,自行化他,求生西方,今生或被人輕賤,或稍得病苦,或略受貧窮,以及遭遇不如意的事,這樣,先前所作的本當永墮地獄、長劫受苦的惡業就此消滅,還能夠了生脫死,超凡入聖。

 

《金剛經》所謂:「若有人受持此經,為人輕賤,是人先世罪業,應墮惡道,以今世人輕賤故,先世罪業,即為消滅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說的就是轉變在人心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關於因果,疑惑的人還真不少。

 

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:「弟子吃素念佛多年,總相信學佛之人,有十方三世諸佛護念,天龍八部、大力神王也時常相隨擁護。至於過去生造就的種種惡業,也能漸漸消滅,縱然怨家對頭,也無法加害於他。這是佛經上說的,決定真實不虛。然而今年三月,我接到上海親戚寄來的一則訃聞,說一位虔誠信佛的張太太,吃素二十多年,常到居士林聽經,逢人必勸念佛吃素,心地慈悲,樂善好施。不料一天給師兄送素菜,在馬路上行走,竟然被汽車軋死。尸體被巡捕房收去,三天後,家人才接到通知認領尸體,帶回安葬。我聽到後,心中十分驚惶,至今疑惑不解。同修們聽到,也都感覺不安,懇求師父開導,告訴我們為什麼,她臨終遭受如此苦難?她還能不能往生西方?請替大家說個明白,我們才能安心念佛。」

 

大師聽了,知道他對佛法還沒有真正明瞭。就告訴他:「眾生從無始以來,所作的惡業無量無邊。《華嚴經》云:假使造作的惡業有形狀體積的話,十方虛空也容納不下。一個人修持若能真誠無偽,就能轉業,可以把後世嚴重的惡報轉化為現世輕微的果報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印光大師─你在沒有辦法中,還有阿彌陀佛,觀世音菩薩可以依靠,有什麼好怕的?

 

炮火連天,兵荒馬亂,有人嚇出了毛病,整天心神不定,一會兒急著看醫生,一分鐘都等不及;一會兒醫生開了方子卻不肯服藥,醫生請了一個又一個。大師笑他像小孩子一樣,告訴他這樣求醫治病,只會添病,他卻惴惴不安地說自己就是心煩意亂,大師開導他:「你忙著胡亂吃藥看病,就是自己給自己添病。還說什麼發心出家修行,了生死大事,這種富貴嬌氣不改,出家要是得了病,只怕你會急死。」居士一聽,臉都紅了。大師提醒他:「學道之人,凡是遇上種種不如意的事,只可用佛法來領會,逆來順受。遇到危險,也不至於當場嚇得手足無措;事情過了,那就事過情遷,如昨日之夢,不要老是掛在心上,弄出心病。要知道,一切境緣都是自己宿世的業力感招,至誠念佛,就能轉變業力。」

 

可他還是說,眼下這種局勢讓自己怕得要命。大師說:「你又沒做傷天害理的事,怕什麼東西?念佛人自有善神護佑,惡鬼遠離,怕什麼東西?常常害怕,會招『怕魔』,無量劫來的怨家,趁你有這個怕的心,都來恐嚇你,令你喪心病狂,以此報仇。」居士自言自語說:「我是念佛的,他們不至於會這樣吧。」大師一語道破:「你整個心神都集中在『怕』上,這種心態與佛相隔,倒與魔相通。不是佛不靈,是你自己失去正念,念佛不能得力。」居士又嚇了一跳。大師勸他:「希望你能認真反省,宿業真的現前,『怕』就能消滅嗎?只有『不怕』,因此正念不失,舉止得當,邪鬼就沒機會入侵。否則以你的邪心招來邪魔,宿世怨家都來催討,弄得你六神無主,慌了手腳,那多悲哀。你要放開心胸,什麼事都可以好好合計,不必擔憂。你在家修行,與家人互相幫助,同修淨業。不然也可以去上海佛教淨業社,每天隨眾念佛,又能聽經聞法,過幾個月回家看一看,與家人話話家常敘敘舊,住幾天再去淨業社,多好。」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汝已七十多歲,不久就要死了。現在就要把一切事,通安頓好。心裡頭除過念佛外,別無一件事掛牽,則臨終時,方可無掛無礙。若現在還是樣樣放不下,看不開,則臨命終時,所有貪戀衣服,首飾,房屋,子孫之心,通通現前,如何能夠往生西方。既不能生西方,則汝一生守節念佛,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,完全成了福報了。

 

汝現在尚無智慧,雖常精勤念佛,心中尚不決定求生西方。到了來生享福的時候,決定被福所迷,便要造諸惡業。既造惡業,必定就要墮於地獄,餓鬼,畜生中受苦了。此種大苦,皆是現世念佛,不知決定求生西方之所感召的。光憐憫汝,恐汝後來或成此種景況,故預為汝設法。汝若肯依我所說,就不會因福得禍。現在雖很強健,就要做就要死了想。凡現在要穿的衣服,留到穿。凡綢緞皮襖等貴重衣服,均分與孫媳等。首飾,臂釧,耳墜及金,銀,翡翠等,通通救濟災民,以此功德,迴向往生。若心中見識小,舍不得賑災,亦須分與女兒,孫媳,孫女等。自己身邊,決不可留此種令人起貪戀的東西。所有存款,為防養老者,亦須交與孫子。即田地契志等,亦須交代的乾乾淨淨。

 

汝心裡除念佛外,不使有一點別的念頭。連汝這個身子,也不預計死後作怎樣的安頓。連孫子重孫等,都要當做素不相識之人,不管他們長長短短。只管念我的佛,一心盼著佛來接引我往生西方。汝能照我所說的做,一切事通通放下,到了臨命終時,自然感佛親垂接引,往生西方。若是仍舊貪戀一切好東西,及銀錢,地畝,房屋,首飾,衣服,及女兒,孫,曾孫等,則萬萬也不會生西方了。西方既不生,則下世決有癡福可享。因享福而造業,定規一氣不來,墮落三途。由惡業障蔽故,心識不明,縱有活佛來救汝,也救不得了,豈不可憐可憫乎哉。願汝信我所說,則實為莫大之幸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:迴向者,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,若任所作,則隨得各種之人天福報。今將所作功德得人天福報之因,回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以作超凡入聖,了生脫死,以至將來究竟成佛之果。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。用一回字,便見其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。用一向字,便見其有決定冀望出世之方。所謂回因向果,回事向理,回自向他也。所作功德,人天因也。回而向涅槃之果。所作功德,生滅事也,回而向不生不滅之實相妙理。所作功德,原屬自行。回而向法界一切眾生。即發願立誓,決定所趨之名詞耳。

 

有三種義,一,迴向真如實際,心心契合。此即回事向理之義。二,迴向佛果菩提,念念圓滿。此即回因向果之義。三,迴向法界眾生,同生淨土。此即回自向他之義。迴向之義,大矣哉。迴向之法雖不一,然必以迴向淨土,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。以其餘大願,不生淨土,每難成就。若生淨土,無願不成。以此之故,凡一切所作功德,即別有所期,亦必須又復迴向淨土也。——《復愚僧居士書》

 

譯文:迴向的意思就是,把修持念誦獲得人天福報的功德業因,回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因為自己所修念誦和行持的種種功德,如果任由所造作的果報,將來就會獲得相應的各種人天福報。而現在迴向往生極樂,以此作為超凡入聖、了脫生死的憑據,以至於將來最終成就佛果。不使之僅僅只得到人間或是天上的福報而已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印光大師─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,為何卻痛失愛子

 

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,悉知你的第三子,年紀才二十歲,卻忽然夭折,對此我不禁非常地感慨嘆息。何況你已經教養他許多年了,花費了很多的精力、錢財,心中怎麼能不感到悲傷呢?

 

雖然遭遇了這樣的不幸,但是,千萬不要以為「自己一向熱心公益事業,皈依佛法,卻為什麼得不到佛的保佑呢?」,而為此怨天尤人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傳奇一生

 

印光法師(18611940),法名聖量,字印光,自稱常慚愧僧,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─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,故又號繼廬行者。

 

大師俗姓趙,名丹桂,字紹伊,號子任。陝西郃陽(今合陽)孟莊鄉赤城東村人。大師生於清咸豐十一年(1861年)臘月,少治儒學,喜讀程朱之書。清光緒七年(1881),大師二十一歲,出世緣熟,遂於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寺出家,禮道純和尚為師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富貴人更容易瞋恚,稍不稱心,就要發火,輕則口出惡言,重則動手打人。只考慮自己的感受,不顧他人傷心,瞋心一起,損人亦不利己,輕則心煩意亂,重則肝目受傷。學佛之人應當保持心中常有一團祥和之氣,才能減少疾病,增添福壽。

 

昔日阿耆達王,一生信佛,堅持五戒。臨終因服侍他的人拿著拂塵趕蒼蠅,時間久困了,拂塵掉到他的臉上,他不舒服,心中生起瞋恨,正好此刻命終,就因為這一個念頭,投身成為蟒蛇。

 

還好他有宿世福德,自己知道原因,求出家人為他說歸依,才得以脫離蟒身,生到天上。因此,瞋恚的習氣最為害人。華嚴經云: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。」古代大德也說:「瞋是心中火,能燒功德林,欲學菩提道,忍辱護瞋心。」如來教導多瞋眾生修慈悲觀,道理在於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過去父母,也是未來諸佛。既是過去父母,我們就應當感念眾生對我們宿世的生育恩德尚且無以為報,怎麼能因為小小的不如意,便懷恨在心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四、修行人遇難

 

周頌堯居士函問:

 

今有一疑問,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。弟子吃素念佛,已經多年。因為信佛之人,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,天龍八部,大力神王,常隨擁護。往世惡業,亦漸消滅,縱有怨懟,不能為害。此乃佛經所說,決非虛語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一、學佛受阻

 

上海黃涵之居士之母,不能食素,且不信食素為學佛要事。黃涵之函詢其法,餘令其於佛前朝夕代母懺悔業障,以母子天性相關,果能志誠,必有感應。涵之依之而行,月餘,其母便吃長素矣。時年八十一,日課佛號二萬聲,至九十三歲去世。

 

《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》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印光大師─論逆境(被夫遺棄、佳偶難覓、兒女難教)

 

八、被夫遺棄

 

趙冷姑之夫,棄妻戀妓,於世情論,為冷姑之命薄不幸,依佛法論之,實為大幸。若夫不見棄,則夫妻情愛,兒女糾纏,終日勞碌,便難念佛求生西方矣。今因夫棄,而得以專心念佛,將使臨命終時,蒙佛接引,即便了生脫死,超凡入聖矣。其得益全在夫棄上,切誡勿生怨恨,當生感激。又當以己念佛功德,為其夫迴向,令其速出迷途,早尋覺路。有此心腸,則愛憎二心,均不得而生,更能得念佛之大效矣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六、怨憎會

 

人生所遇善惡諸境,各有宿因。宿世有怨,見即懷瞋。宿世有恩,見即生愛。婦女無知,任性縱情,以致不能轉怨為親,令宿業消除也。明理之人,既知一見生瞋,當對治此瞋,偏以慈愛待之,則宿業由現業而消滅矣。

 

《續編卷上·復周伯遒居士書四》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四、病苦

 

人生在世,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。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,唯有放下萬緣,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。若氣促,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。一心求佛慈悲,接引你往生西方。除此一念外,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。亦不可望病速好,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。有此種想念,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,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。你要曉得,天地父母,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迴,唯有阿彌陀佛,能令你出生死輪迴。你若肯放下一切,一心念佛,若世壽未盡,就會速好。若世壽已盡,即往生西方。然不可求病速愈,只可求速往生。求病癒,若壽盡,便不得往生。求往生,若壽未盡,則速得痊癒。往生西方,好處說不盡,較彼生到天上,做天帝天王,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。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,有怕死的心,就不得往生了。

 

我們在世間,猶如蛆在糞坑裡,囚在監牢裡,苦得了不得。往生西方,如出糞坑監牢,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,何可怕死。若一有怕死的心,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,永無出苦的時期了。你若能出聲念,則小聲念。不能出聲念,則心裡默念。耳朵聽別人念,心中亦如此念。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,(即室中所供的佛)心中想著阿彌陀佛。有別種念起,當自責曰,我要仗佛力生西方,何可起此種念頭,壞我大事。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,決定會往生西方,了生脫死,超凡入聖。永劫常受快樂,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,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。倘心中起煩惱時,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,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,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迴之苦。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,我偏不隨他轉。除過念佛外,一事也不念他。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,蒙佛接引,直下往生矣。好記我語,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、人禍

 

《法華經》云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。眾苦充滿,甚可怖畏。」天之所以成就人者,有苦有樂,有逆有順,有禍有福,本無一定。唯在當人具通方眼,善體天心,則無苦非樂,無逆非順,無禍非福矣。是以君子樂天知命,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隨遇而安,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。所以素富貴行乎富貴(「素」者,現在也。「行」者,優遊自得之意。富則周濟貧窮,貴則致君澤民,盡其富貴之分,是之謂素富貴行乎富貴也),素貧賤行乎貧賤(若家無餘財,身未出仕,則守乎貧賤之節,不敢妄為),素夷狄行乎夷狄(若盡忠被讒,貶之遠方,如雲貴、兩廣、黑龍江等,則心平氣和,不怨君上,不恨讒人,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樣),素患難行乎患難(或者不但遠貶,且加之以刑,輕則楚打監牢,重則斬首分尸,或至滅門。仍然不怨君上,不恨奸黨,若自己應該如此一樣。人與之患難,尚然如是,何況天降之患難,豈有怨恨者乎?如是之人,則人愛之,天護之。或在此生,或在後世,或在子孫,決定有無窮之福報,以酬其德矣)。居士雖有好善之資,未明儒佛至理。以故一遇逆境,便發狂亂耳。

 

今諭之曰:世間最博厚高明者,莫過天地日月。而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。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。滄海變桑田,桑田成滄海。古今最道高德備者,莫過孔子。而且絕糧於陳,被圍於匡。周遊列國,卒無所遇。只有一子,年才五十,即便死亡。幸有一孫,得綿世系。降此而下,顏淵短命,冉伯牛亦短命。子夏喪明,左丘明亦喪明。屈原沉江(屈原盡忠被讒,後以懷王被秦所留,不勝憂憤,而力無能為,五月五日沉於汨羅江中),子路作醢(醢音海,肉醬也。子路仕衛,衛蒯瞶與其子輒爭國,子路死於其難,遂被敵兵斬作肉醬)。天地日月,猶不能令其常然不變。大聖大賢,亦不能令其有順無逆。唯其樂天知命,故所遇無不安樂也。而且千百世後,自天子以至庶人,無不景仰。以當時現境論之,似乎非福。以道傳後世論之,則福孰有過於此者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言:

所謂逆境,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順利的環境。逆境,可以是大自然的莫測風雲,也可以是人際間的是非恩怨;可以是輕視偏見,也可以是打擊陷害;可以是飛來的橫禍,也可以是人為的事端。逆境,可以是精神的空虛,也可以是物質的貧困;可以是心靈的阻隔,也可以是情感的破裂;可以是莫名其妙的猜忌,也可以是缺乏溝通的誤會……。

 

古往今來,眾生無不在順逆中沉浮。逆境給人增加焦慮、憂愁與痛苦;但逆境,不是絕境,逆境往往也可以成為智者靈魂的再生地。所謂的智者,即是對逆境中的斑斑苦痛有著一番獨到的見解,並凝聚為一種超越逆境的堅固的信念,指引、支持著自他度過重重難關。對於人生的種種逆境,印光大師如是說。

 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古高僧,無論是古佛再來,還是菩薩示現,都以凡夫自居,決沒有說我是佛、是菩薩的。佛在楞嚴經上特別強調:「我滅度後,一切菩薩及阿羅漢,化作種種形像,示現降生,度脫眾生。不允許自己說自己是真菩薩,真阿羅漢,以此泄漏佛的密因,除非臨終前留下遺囑說明。」

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,臨終時尚且不說破,目的要讓後學勵志精修,不至於有點成就自以為是,以凡濫聖。如今的魔徒,胡說自己得道、開悟、得神通,說自己是菩薩;未得謂得,未證謂證,吸引無知的人傚法,他們就是壞亂佛法、貽誤眾生的大妄語人。

這種大妄語的罪,比五逆十惡要嚴重百千萬倍。大妄語師徒,當永墮無間地獄,永受極苦,不得出離。何苦為了一時的虛名浮利,承受長劫的慘罰酷刑?

修行人必須韜光隱德,發露罪愆。倘若虛張聲勢,充假場面,縱然有些修行功夫,也被虛偽心所磨滅。所以佛將妄語作為根本重戒,目的就是防止虛偽心,這才能得真修實證。修行人不可向任何人誇耀自己的工夫。

 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