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聖嚴法師 (3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。你一定會說:「我就是我啊!」但是你可曾想過,我們所認為的「我」,或者「自我」究竟是什麼?你可能因為從小到現在,大家都叫你這個名字,你也已經聽慣了,就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我,我就是這個名字。

 

你也可能會認為:「我的身體是我,我的家是我,我的思想是我,我的能力是我,我的財產是我,還有我的太太,我的先生,我的孩子,都是我的。」但是在這些話裡,出現的只有「我的……」、「我的……」,就是沒有說出究竟什麼是「我」。

 

例如:這是誰的身體?是「我的」身體;誰的思想?是「我的」思想;誰的觀念?是「我的」觀念;誰的判斷?是「我的」判斷;誰的鈔票?是「我的」鈔票;都是「我的……,我的……」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時候,接觸到一些人,他們對我訴說著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的生命故事,我聽完後很難過!人為什麼老是這麼「放逐」自己,把自己丟在角色之中?即使一天二十四小時,僅有一分鐘時間可以安靜地想想:「我今天有沒有為自己做一點點事情?」那麼僅僅這一分鐘,就足以擁有自己。在這一分鐘裡,你可以誠實地告訴自己:「我和我自己在一起!」如果能擁有自己,往後的日子就會好過點。

 

人們常說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」,其實那是自我放逐。去酒廊喝酒、搞外遇,只會讓生活掉到一個更不穩定的狀態,甚至成為惡性循環。所以一分鐘的要求,是希望人們能夠一點一滴地練習把自己收回來,擁有自己。

 

人如果長期把自己丟到外在所扮演的角色中,內心將會被扭曲得一塌糊塗,到那時再想把自己找回來,會相當費力。當孤獨擁有自己,當自己能夠很輕鬆、自在、安然地和自己在一起,那會是非常大的享受。雖然面對自己的孤單寂寞是難受的,可是它和孤獨之間僅有一線之隔!那一線之隔即在於你是把自己丟在外面世界,還是把自己收回來和自己在一起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般以為「老僧入定」就是坐著什麼事都不管,才是「定」。所以有人修定時,希望別人不要干擾他,讓他好好修行。這種人修到最後會變成自私鬼。因為他們在修定時怕干擾,要離開人群,修成後又貪著定境的快樂,會逃避現實、厭離世間。這不是自私鬼,是什麼?

 

其實,禪宗所說的「定」為「即定即慧」,定即智慧、智慧即定。智慧是頭腦清楚、條理分明,不以主觀、自私的立場判斷、處理所有的事情。因此「定」絕對不是坐著不動或逃避現實。「定」的真義是:在安定、平穩、和樂的身心狀態下,從事於持戒的修行生活。而「智慧」,是以開朗、寬大、涵容、無我的心量,指導我們持戒和修定。

 

有位中醫師告訴我,他看過不少佛書,在觀念、認知的理解上知道應該怎麼去做,但總是做不到。當貪心、瞋心和嫉妒心生起時,自己不知道,發現後常常感到懊惱。為什麼他的心不容易受指揮?這是因為平常他沒有下工夫修定的緣故。修定的工夫,包括靜坐、拜佛、念佛與誦經。如果能持之以恆每日按時做定課,日子一久,心自然會平穩,情緒也不會輕易受環境影響而波動了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想問一個說來簡單,卻很難做到的問題,那就是要如何認清自己?

 

答:在我指導修行時,「認清自己」的層次分為自我肯定、自我成長和自我消融三個層次。

 

自我肯定是先肯定自己的缺點,再肯定自己的長處。一般人對自己的缺點,大都採取隱瞞、掩蓋或不願檢討和承認。這種人,往往是一臉的灰塵、油垢,但不願自我反省和檢查。他也許曾照過鏡子,但看到又髒又醜的自己,就沒有勇氣再面對鏡子。這種人不清楚、不瞭解自我長相,拒絕看清自己的缺點,往往自我膨脹。就像火雞看到外敵時,頸部和身上的毛就膨脹豎直,藉以誇大實力,希望讓對手以為牠體型變大了,但大家都清楚,那是假象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,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,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,川流不息、變遷不已。所以,佛教的基本觀想方法「四念處」中的「觀心無常」,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,心念在剎那之間生滅不已,是虛幻的。

 

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、妄想心,心念經常在浮光掠影、捕風捉影的情形下變動不已,所以並不真實,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。我在美國遇到的一些西方人,常常會改變主意,如果問他:「昨天不是答應了,今天為什麼反悔了呢?」他就會回答:「I change my mind.」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:「我改變主意了。」其實「mind」在英文裡就是「心」的意思,所以也可以說成:「我改變了我的心。」這就是無常的心,因為它是可以改變的: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樣、剛才想的和現在不一樣。自己的觀念可以互相衝突、違背,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走,這就證明我們的心是無常的。

 

不只西方人如此,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。佛經告訴我們,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,一個念頭有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」四種型態,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、念念相續,不斷地生滅、變化。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,覺得很歡喜,想要聞聞它、親近它,明天卻因為玫瑰的刺紮痛了你的手,讓你的心念改變,覺得這朵花真討厭,就不想碰它了。對人也是一樣,今天覺得厭惡至極的人,經過一段時日,因為和他愈來愈接近,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,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,就會愈來愈喜歡他,這就是所謂的「日久見人心」。由此可知,我們的看法和觀念都會改變,這就是無常的心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難免會處於不安心的狀態。當你處在恐懼、憂慮、焦急、緊張、興奮之中,心即不安寧。現今是個競爭激烈、科技處於高度發展的時代,社會經常處於政治、經濟、軍事的壓力下,尚有社會治安、交通事故、環境汙染等威脅,隨時都會使人的生命、家庭和財產毀於一旦。

 

再加上現今工商社會,人人皆汲汲營營於物欲的競逐,倫理淪亡,親情淡薄,家庭組織沒有安全感,離婚率愈來愈高。很多家庭,更因父母鎮日忙於事業與交際應酬,對兒女疏於關懷,而產生許多行為偏差的青少年,給社會帶來很多困擾。因此,要挽救家庭,必須從個人自己做起,每個人都盡到家庭一分子的責任,便能達到父慈子孝、夫妻和睦、兄友弟恭的和樂境地。

 

生命是不安的根源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一、心中無事,不受干擾

 

默,是不要將一切現象,當成與你有關係,所以任何現象不會干擾到你,這就是「放舍諸相」。「休息萬事」與「絕學『無為』閑道人」中的無為一樣;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,行住坐臥,都還是有的,但不是什麼事都不必做了,而是心中沒有什麼事可以讓自己牽掛的,所以默照,是承認一切都有,如果忽略現象的有,那就沒有照了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教有一種「業」的觀念,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,不論經由語言、思考,或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行為,都稱之為業;因此我們任何起心動念或舉手投足,可以說都是在造業。

 

人不可能不造業,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要產生業障,因為一旦有了業障,就會障礙到原本該做的事、該想的念頭、該說的話,讓人進退兩難。

 

所謂造成障礙,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造成他人的困擾、自己的麻煩;也就是說,因為你的緣故,造成別人或自己時間、能力、財力等的損失,以致於讓事情進行得不順利,那就是障礙了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觀諸法生滅,一切本來空;知世間成敗,從業而有生。」─華嚴經卷廿五‧十地品

 

此偈是說,以智慧的觀點來觀察一切現象的 生生滅滅,就會體悟到一切現象的本性,是無生無滅的,本來就是空的;也知道世間的一切現象之所以有成敗起落,是因為眾生所造種種業而產生了種種現象。

 

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紹一位女士來見我,說她有名有錢有地位、有公有婆有父母、有兒有女有丈夫,什麼都有,就是沒有快樂,所以希望能指點她幾句話。見了面,我問她,要我告訴她什麼?她說她已不少什麼,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,也好像一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,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幸福,我告訴她:「你不是沒有自由,也不是沒有幸福,只是少了一點智慧,缺了一些慈悲。也許最近太累了,你需要休息幾天吧!」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法鼓山有一位信眾,肚子裡長了一個惡性腫瘤,後來又擴散到腿部、背部及至全身。受盡苦楚折磨之後,她的心結反而打開了,很樂觀的告訴我說:「要不是這場病,讓我受了這些疼痛,我還不知道我居然可以承受這麼劇烈的痛!現在,恐怕再也沒有什麼是我不能承受的了。」她還幽默的把身上的癌細胞稱作「癌菩薩」。她說:「我得謝謝這些癌菩薩,它們是專門來成就我的。」

 

所謂「比丘常帶三分病,是助道因緣。」在修行人看來,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,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緣。因為在親身經歷病痛的折磨之後,才能體會到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;人在病中,正可以觀照生命的脆弱與無常,接受病痛折磨,唯有以坦然的心情面對因緣果報。

 

一般人大多恐懼病痛,千方百計逃之避之;以佛教的觀點來看,當群醫束手、藥石罔效時,恐懼害怕,只有苦上加苦,無濟於事;不如從容面對,心甘情願地接受它;一旦面對,即可放下。這就好比手上接到了一個滾燙的山芋,想丟卻丟不掉,怎麼辦?只好咬著牙想法子接下來;接下之後,漸漸地你的手就會習慣,也不覺得山芋燙手,放不放下都無所謂了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過去是未來,未來是過去;現在是去來,菩薩曉了知。」─華嚴經卷卅四.普賢菩薩行品

 

此偈是說,以菩薩的智慧,發現時間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是相互交錯而不可分割的,所以說過去就是未來,未來也就是過去,現在就是過去及未來。這對一般人的常識世界的認知來說,是無法理解的。

 

這兒絕對不是玩文字遊戲,顛三倒四,事實上,它有既深奧又淺顯的道理在裡面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懺悔」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徑。懺悔的意思是「承認錯誤」,但是承認錯誤之後,還要負起責任,準備接受這個錯誤所帶來的一切後果,這才是懺悔的功能。

 

根據佛經,懺悔有三種方法:第一是對自己的良心懺悔;第二是對我們所虧欠的人懺悔;第三則是當眾懺悔。在當下承認錯誤的同時,對自己負責,也對他人負責。

 

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懺悔,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,或是根本不知道錯在哪裡,所以會在佛前求懺悔,請佛菩薩為我們作證明。佛經指出,凡夫的起心動念,無不是業、無不是罪,因此,無論我們如何客觀持平,都不免會犯錯。尤其我們的記憶總是很快就把錯的、壞的事情忘掉,或是不願想起,甚至於把錯誤合理化;但是對自己得意的事、對別人的貢獻,卻又記得牢牢的,而變得自傲自大,不懂得謙虛。所以,無論知不知道、有沒有發現自己行為上的錯誤,我們都應該懺悔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以戒降心,守意正定,內學止觀,無忘正智。」─法句經‧誡慎品

 

這四句話講的是道德的生活、精神的安定、智慧的修養,也就是戒、定、慧的三無漏學。

 

「以戒降心」是以道德綱領,軌範身口兩類的行為;「守意正定」是以止觀的方法達成定心安心的功夫;「無忘正智」是以正知正見正念正思的修養,達成開發正慧的目的。用此戒、定、慧的三種功能來對治人的貪、瞋、癡等根本煩惱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,他這一生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,他告訴我:「法師,我覺得人生在世的確如佛所說的,像一場夢,是空的。我的身體又不好,真想早點死,因為再活下去,已經沒有意義了。」

 

我說:「你這是愚蠢哪!人的出生即是為了負責任和盡責任。負責任是對自己這一生的行為要負責,乃至也要對無量過去生的行為負責。」

 

他問:「我已經這麼老了,還要負什麼責任?」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何面對孤獨?就是要把自己退回到還沒有出生以前的狀態。母親還沒有懷胎之前,你在哪裡?又有誰陪伴?人一直以來都是孤獨的,人不一定要等到老年才會變得孤獨,之所以會孤獨,通常是自己的心理、精神、生活沒有寄託,才會有孤獨感。所以,無論是小孩子、青年人,或中年人都會孤獨。

 

一般人覺得無聊、孤獨的時候,會想去找朋友、看電影,或者參加一些舞會,與朋友聚會等活動。但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,孤獨感是不是消失了呢?

 

不一定。要知道,參加活動的時候覺得好多人在一起很熱鬧,可是一旦結束回家,還是只有自己一個人,所以仍然是孤獨的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我們缺乏生命的意志,並且對生命價值沒有正確的認識,那我們就會生活在煩惱中,常常覺得不知該何去何從。也許今天向東,明天又變成朝西,沒有一定的目標方向,沒有一定的立足點。

 

養兒育女、傳宗接代,或是日常吃穿,雖然是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,但如果我們僅僅把這些當作生活的主要目標,那就與動物沒有兩樣了。譬如流浪狗、流浪貓找東西吃,吃飽了以後,牠們會生小貓、小狗,這就是牠們繁衍和生存的需求。如果我們做為一個人,只是為了這些而奔走經營,那就跟牠們是一樣的。

 

假使我們生活得非常富裕,一個月能夠賺得幾十萬或是幾百萬,華屋、美食、華服,樣樣不缺,但這能保證會過得快樂嗎?這種生活是靡爛的,只追求物質的享受和刺激,而忽略了生命的意義與目標。相反的,如果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都非常明確,即使物質生活差一點也沒有什麼問題,我們仍然是一個健康的人。因為,只要心理健康,就能少一些執著煩惱,生命就會多一些智慧而發出光輝,這個就是精神生活勝於物質生活。如果精神生活低於物質生活,那我們就跟動物相同,動物的本能就是男女、飲食,再加上生活環境裡其他的物質享受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玄沙師備禪師與韋監軍吃果子。韋監軍問:「如何是日用而不知?」玄沙拈起果子說:「吃。」韋監軍吃了果子,再問同一個問題。玄沙說:「這就是日用而不知。」

 

這則公案呈現了一個事實:人們恍恍惚惚度日,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知不覺,弄不清當下此刻過的是什麼生活?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?講什麼?做什麼?自己是誰?身份為何?立場為何?所以經常惹麻煩,吃虧又受苦。

 

「日用」即禪宗的「平常心」。禪宗的修行並不限於打坐,舉凡語、默、動、靜、行、住、坐、臥,皆是修行的項目,不論白天、夜晚、靜處、鬧處,都是修行的時地。亦即以整個生活本身為修行。

文章標籤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般人常把「痛苦」連在一起講,分不清「痛」與「苦」的區別,多半認為痛就是苦、苦也一定會痛,把兩者混為一談,事實上,它們有極大的不同。「痛」是肉體上的,例如當身體受到種種折磨、傷害,或是被東西打到、撞到時,神經一定會感覺到疼痛,這是人體的正常現象,否則就不是人類,而是植物、礦物了。根據歷史記載,釋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、背痛的時候,這表示成了佛的人,身體還是一樣會有疼痛的感覺。但是佛的心裡不會覺得苦,苦是精神、心理上的。

 

「苦」有很多類型,例如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苦:對「生」的貪戀、執著,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;看到自己隨著時光流逝而年「老」力衰、疾「病」叢生,心裡卻有所不願,也不甘心承受時,就會覺得苦;或是當一個人面臨「死」亡,無論是自己或是親人過世,心裡都會遭遇很大的衝擊而無法接受,這些都是苦。

 

除了生老病死之外,還有希望得到某種東西卻得不到的「求不得苦」,以及由人際關係所帶來的「愛別離苦」與「怨憎會苦」─無法與親愛的人相聚在一起,卻捨不得分離;或是放不下與怨家的仇隙,卻偏偏時常與怨家相遇。除此之外,像憂愁、恐懼、嫉妒、憎恨、懷疑……等負面情緒,都會讓我們感受到人生是苦的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─究竟是誰在煩惱

 

我常說:「你家有事,他家有事,我家沒有事。」這是說,如果我們用佛法的觀念,向自己的內心觀照、思惟,就不會與煩惱相應;但若往外觀看,貪瞋癡慢疑就會隨之而來。

 

曾經有兩位泰國比丘來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讀書,才剛大學畢業,非常年輕,分別出家一年半到兩年,講話的態度很安詳、有威儀,予人一種穩重、安定的感覺。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聞諸妙道法,不能以益身;

如是之過失,皆由懈怠心。

─大智度論卷十五‧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

 

此偈是說,如果你在聽了很多微妙的道理,卻對自己的身心沒有多少幫助,問題就在於沒有身體力行地照著去努力。

文章標籤

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