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祖更欲與語。且見徒眾總在左右。乃令隨眾作務。予曰。惠能啟和尚。弟子自心常生智慧。不離自性。即是福田。未審和尚教作何務。祖云。這獦獠根性大利。汝更勿言。著槽廠去。」

 

這一節經文,我們又見到五祖充滿了不尋常的喜悅,使我們想起《論語》中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!」真是「知心人乍見話知心」。但是又恐別人嫉妒,只好差遣隨眾去做事務。「作務」,就是為大眾、為團體服務,這是為自己修福、為團體造福而令大眾享福,這是佛陀教育中真參實究、福慧雙修、三學等運的方便妙門,諸佛菩薩共行的大道。五祖也不例外,教六祖如是學菩薩行、修菩薩道。

 

當六祖聽到五祖差遣他隨眾作務時,他又說:「惠能啟和尚」,和尚是印度話,意思是親教師,是學生對老師的尊稱,「弟子自心常生智慧,不離自性就是福田。不知道和尚要我去做什麼?」這幾句話,正是考試滿分之後,還格外要求加分,希有!希有!直叫五祖叫絕,欣然讚歎,也是印證,說道:「這獦獠根性太銳利了,你不必多言,到槽廠去吧!」

 

在此番對話裡,已經顯示六祖大師業已功圓果滿。破柴踏碓,正是慈悲示現身教,為後學做榜樣。這裡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,是六祖這幾句話。「弟子自心常生智慧」,這是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一一境界中,皆現無量智慧、無量喜悅。孔子在《論語》中說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!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這是學行圓滿,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的境界。必於法喜充滿,始得見道;於一一法生無量喜悅,充滿盡法界時,是為菩薩初入歡喜地的境界。反觀我輩,於一一法中迷惑顛倒,生無邊塵勞煩惱,豈不愧對佛祖?這又是怎麼回事,何以落得如此模樣?參!

 

六祖說:「不離自性,即是福田。」這兩句話更不容易體會。自心常生智慧,是慧圓滿;無住生心,不離自性即是福田,是福圓滿。慧圓滿是理事無礙,福圓滿是事事無礙,他已經具足菩薩學行。如是境界,我們在佛祖、孔子、顏回生活言行中,得到消息、得到證明;方東美先生說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這也正是佛陀教學的宗旨,真正的離苦得樂。現在的問題,要如何才能證得「不離自性即是福田」?我們也藉禪宗的一句話說:參!

 

「能退至後院。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。經八月餘。」

 

惠能大師於是接受五祖的教誡,退到後院槽廠。有一位行者—在寺院帶髮修行叫做行者,分派惠能一份破柴、踏碓舂米的工作,就這樣工作了八個多月。向下經文是五祖傳法。

 

壇經3-修0307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慧林 的頭像
    慧林

    慧林無畏.金剛安樂

    慧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